一颗“青花椒”激起千层浪

来源:未知

2021年的最后几天,一颗“青花椒”搅动了全国餐饮界的神经。一家上海餐饮公司向国内多地发起诉讼,称相关餐饮店侵犯了其“青花椒”商标,要求赔偿损失,其中包括多家四川商户。


“青花椒”不能用了?

一石激起千层浪

不少餐饮商户在“莫名其妙”之余

更感觉担心后怕。 




“青花椒”被注册

四川市民:红花椒它还好吗?


继逍遥镇胡辣汤、潼关肉夹馍维权事件后,青花椒也“躺枪”了,作为青花椒使用大省,四川老百姓对此表示很难理解。


image.png


市民:那“麻辣”能作为一个商标吗?
市民:那我去注册一个“火锅”,把整个火锅行业都“统一”了。
市民:我觉得有“恶意”成分,这样的注册方式很霸道。


image.png


在四川人看来,青花椒就像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茴香等调料一样,招牌上、菜谱上写上“青花椒”三个字,意在说明做法和口味,这样的专用名词为什么会被“私有化”,成为注册商标呢?




事件回顾:

有餐馆二次被起诉 多家餐馆铲字自保


事情要从今年十月开始说起。10月22日,成都市青羊区唐记青花火锅店老板唐女士收到了一封法院传票,起因是她在菜单中使用“青花椒”字样,侵犯了万翠堂的权益。




万翠堂全名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3年6月,目前已注册“青花椒”“青花椒花椒鱼”等商标数十个,涉及餐饮住宿、广告销售等多个领域。


经四川省火锅协会统计证实,全国目前和唐女士有同样遭遇的商家就有30多家店,他们都因为在店招或者菜单中使用了“青花椒”而被万翠堂起诉索赔。


image.png


据记者调查发现,被诉者多为个体工商户小餐馆,每家店铺被索赔3至5万元。令人意外的是,目前在全国已经结案的14起诉讼中,万翠堂几乎全部胜诉。判决书显示,该公司目前至少可累计获赔32万元。


image.png


有餐馆关门之后依然被起诉,所以多家餐馆“铲字”以求自保。而自称最倒霉的唐女士,已经被同样的理由起诉了两次,不堪其扰加上疫情影响,她被迫关停了店铺,目前正在办理注销手续。




事件进展:

原告公司撤回全部诉讼


12月25日下午,有记者找到原告公司——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左正飞。其回应称,“所有诉讼均系第三方——正尚律和(北京)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发起,并非上海万翠堂本意。”


左正飞说,他们注册商标的初衷是,打击恶意模仿、骗取加盟费的不良商家。但在具体的维权过程中,正尚律和已完全歪曲公司正当维权、保护品牌的初心。


image.png


所以万翠堂已责令正尚律和撤回全部诉讼,并停止与其合作,并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。”同时,左正飞还以四川老乡的身份,表示了对父老乡亲的歉意。但万翠堂的道歉并没能让该事件落下帷幕,相反,他们的做法被疑专挑小餐馆下手,更被媒体称为“碰瓷式”维权。




四川商家:隐患仍在 依然担忧


万翠堂撤诉的消息再次搅动了四川餐饮界的神经,很多商家表示心情就像坐过山车,先是高兴,但紧接着仍然忧心忡忡,毕竟商标已被注册,使用权捏在别人手上,随时都能起诉“青花椒”相关产业。 


吃城都总经理袁先祥说,青花椒鱼是我们店的重要产品,“青花椒”这个品牌的注册对我们影响很大,最近天天收到合作伙伴的电话问还能不能用。作为目前在全国有30多家门店的连锁加盟企业,该店对于“青花椒”商标的使用权非常担心。 




最新:相关协会相继出台《声明》


据了解,“青花椒”商标维权案目前已引起川内多地相关协会的关注。继遂宁市烹饪协会、四川省烹饪协会委托律师团队,为被诉餐馆提供法律援助后。12月26日下午,四川省火锅协会发表《声明》,表示已经联合重庆市火锅协会等行业协会,将成立一个知识产权维权中心,以杜绝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。


image.png


可事情到此结束了吗?

并没有,此事的关键点在于

被广泛使用的调味料“青花椒”为什么会被注册成商标?

权利的边界又在哪里?


在此案例中,对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畏惧心理成为一些人的工具,商标维权成为了一个生财之道。此案例既是一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,也是完善法律、堵住漏洞的警示。相关部门要拿出更鲜明的态度,出台更为细致的指引,遏制利用商标进行恶意诉讼的行为。


恶意抢注不遏制,恶意诉讼难终止。更要把好源头,还知识产权保护本来面目。



央视网评论:

这哪是维权,更像碰瓷


近日,四川成都、遂宁、眉山等地的多家餐饮经营者收到了法院的传票,原因是他们使用了“青花椒”商标,构成了侵权。


这让人想到不久前发生的逍遥镇胡辣汤、潼关肉夹馍维权事件,国家知识产权局此前明确回应,“逍遥镇”“潼关肉夹馍”无权收加盟费。这次青花椒竟然也“躺枪”了。不同的是,焦点由地名变成了常见调料,更显得离谱。

香料中的“花椒”主要分为红花椒及青花椒,四川是青花椒的生产大省,青花椒也随着川菜的普及传播到全国各地,在老百姓眼里,青花椒就像八角、桂皮、香叶、小茴香等调料一样,招牌上、菜谱上、菜碟上写上“青花椒”三个字,意在说明做法和口味,青花椒烤鱼,就如葱爆肉、孜然羊肉、剁椒鱼头一样,咋就侵权了?


此事的关键点在于,普普通通的调味料怎么就成了注册商标?还注册成功了,权利的边界又在哪里?


我国的商标法并不禁止青花椒这样的通用名称跨类别注册,也就是说,如果把“青花椒”放在调料用品类别上进行申请注册,可能会因为通用名称被驳回。

但是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,在其他类别上注册了多个有效商标,而注册商标享有相应合法权益。这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就能为所欲为,超越合法边界去行使权利。

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、图形、型号,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、主要原料、功能、用途、重量、数量及其他特点,或者含有的地名,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。

此外,如果店铺是在商标注册前就已经存在,也可依法主张权利。

对于很多商户来说,法律条文不易理解,当得知自己“犯法”之后,不少人选择花钱了事。

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畏惧心理成为一些人的把柄,商标维权成为了一个生财之道。

碰瓷坑人、撒网捕鱼,损害商户利益,破坏经营秩序,显然偏离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本意。

此案例又是一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,也是完善法律、堵住漏洞的警示。

相关部门要拿出更鲜明的态度,出台更为细致的指引,遏制利用商标进行恶意诉讼的行为。

恶意抢注不遏制,恶意诉讼难终止。更要把好源头,还知识产权保护本来面目。





素材来源媒体:四川交通广播  封面新闻  四川观察、央视网